• 1
  • 2
  • 3
第一期:“内在小孩”对亲子关系、人际关系的影响
2016-1-9
来源:未知
点击数: 43385          作者:未知
  • 主讲:金彩芬 心理辅导员之家整理
    下列哪些内容让你有感受,有共鸣
    觉得和人有距离,无法亲密,难以体会被爱或感动;
    有一种模糊的难受的感觉,却找不到任何与此感受有关的记忆;
    做,被人指责,不做,还是被人指责,反正就是什么也做不好;
    表达真实情感是不安全的,你会被笑话,被诋毁,被无视;
    不能相信自己,尽管你的直觉经常是对的;
    人们互相利用,礼品通常附带着条件;
    你不值得被爱,被称赞,也不值得获得奖励;
    坚持自我是危险的,他人的需要、愿望、想法总排在优先位置;
    不相信别人,即使他们和你关系十分密切,因为你经常被人背叛;
    生活中缺乏亲密的,很少拥抱,或者抚摸头等;
    你是一个令人感到羞耻的包袱,因为你的父母为你做出了牺牲;
     
    什么是内在小孩
    内在小孩:是一种象征的表达,并不是你内在真的有这样一个孩子存在,它只是一种能量,被冻结的能量。它也是一种意识状态,小孩的意识状态。
    一、布雷萧:将内在小孩隐喻为过去的创伤记忆;布雷萧出生于一个酗酒家庭,可以而知,父亲喝完酒回来的情形。著作:《家庭会伤人》《回归内在》
    二、艾里克•柏恩:从人格层面来定义,将人的自我状态分为P(Parent)A(Adult) C(Children),,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多重人格的,可能是某个人格为主,其他人格为辅。我们对双重人格,九型人格,二十重人格这些概念可能比较熟悉。
    柏恩说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包括:
    爱抚的需求(strike hunger)强调人的社会性,依赖与他人接触——多年前外国做过一个实验,在福利院的新生婴儿只提供生活保障,没有抚摸、抱等行为,一段时间之后,这些孩子全部死亡;哈洛在研究依恋理论时做了一个实验——恒河猴实验,将刚出生的猴子随机分成两组,代理母猴一个用铁丝网做成,一个用木根和海绵、织物做成,都放上奶瓶,结果发现猴子在不吃奶的时候都依偎在温暖猴妈妈身边,到吃奶的时候都不愿意去,不得不去吃奶,出现消化不良,拉肚子情况。这说明爱抚的重要性。
    被赏识的需求(recognition hunger)周婷婷、周弘大家听说过吗,周弘利用赏识教育成功的教育了自己的女儿。但有目前有一个现象,有赏识被滥用的感觉,我们常听到你真聪明。。你真棒。。。这种表扬对多大年龄的孩子奏效,赏识是激发孩子的潜能。案例略
    兴奋的需求(excitement hunger)
    结构的需求(structure hunger):时间安排,计划,有掌控感
    领导的需求(leadership hunger)
    柏恩认为,由于人们以上方面的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以致成长出了问题,无法在身体及情绪上获得健康的发展。也就会发展出父母状态、成人状态、儿童状态。
    父母自我状态(P)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专行,滥用权威,语气较严厉,且带有命令的口吻。满口的道德、规则、标准,语言中常有“应该”、“不应该”、“千万不要忘记”、“绝对不可以”、“一定不准”、“你不能”、“你必须”等等。
    成人自我状态(A)表现为客观和理智。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A成分占优势时,其行为表现为:待人接物较冷静,慎思明断,尊重别人。讲话通常是“我个人的想法是……”。
    儿童自我状态(C)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一会儿可爱,一会儿发脾气,使人讨厌。其行为表现为:无主见,遇事畏缩,感情用事,激动愤怒。讲起话来总是“我猜想……”、“我不知道……”
    内在的儿童状态,内在小孩可以同时拥有「受伤的内在小孩」、「渴望父爱的内在小孩」、「追求自由的内在小孩」、「暴燥没耐性的内在小孩」等。
    三、圣童——人类共有的一种心理状态,内在小孩的正面部分是活力、希望和自由;负面部分是自私、自我中心、浮躁、依赖、拒绝成长、害怕、恐惧、焦虑等。荣格称内在小孩为圣童,容格认为内在小孩是从集体潜意识,人类本性的深处所诞生,与个人没什么关系。圣童代表的是所有存在中最强大的冲动,努力地想了解自己,而这种想要自我了解的力量是一种自然律,因此具有无可比拟的力量Hull(1968)。对容格而言,圣童象徵著未来的希望、幼小的心灵、生命的潜力以及自我的新生,但同时也很轻浮妄动,乐天顽皮,以及永远不以长大成熟为目标。
    内在小孩是怎么产生的
    遇到危险,成人会怎么做,比如有人拿刀。。。战斗或逃跑,自我防卫,那么孩子面对这些创伤、危险,他们怎么办?战斗或者逃跑?战斗不行,斗不过父母,逃跑也不行,跑不了,怎么办?。。。只能装死,父母还会额外地加上,不许哭,常听到家长对孩子恶狠狠的说不许哭,再哭就怎么怎么。。。。。我们身体里被激发的恐惧、愤怒、委曲等情绪就会冻结住,因此就形成了内在的一个个创伤,这些被冻结的能量被叫作内在小孩。如果受伤的感觉过于沉重、强烈,我们便会用层层面具防护着,不再去触碰那些让自己重陷痛楚的记忆。不碰是不是就不存在,显然不是,存在就会对我们产生影响,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自己得病、对亲子关系、人际关系产生各种影响等
    今天主要讲创伤的小孩:
    有哪些创伤呢,人早年的三大创伤:出生、断奶、分离
    出生:从一个恒温、舒适、安静温馨的环境到冷、吵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环境。有的医生孩子一出生给孩子包包扎扎,扎的紧紧的,给小婴儿制造一个类似子宫的环境,刚出生把小婴儿给妈妈,吃奶,感知妈妈,案例:来访者难过时,把自己包裹在被子里,就像回到妈妈子宫一样。。。
    断奶:方式:送走、给妈妈乳头上涂辣椒水,涂墨水,。。。送走,孩子这个时候对妈妈还未形成稳定的客体意象,妈妈不在眼前就会感觉妈妈不在了,断奶再送走,对孩子是双重创伤。涂东西,这些东西相当于毒药,以前是甘甜的乳汁,现在变成这,这是怎么回事,孩子混乱了。
    分离(上幼儿园、搬家、转学):孩子越小分离造成的创伤越大,孩子还没有形成恒定的客体,妈妈不在跟前就是消失了,2岁半、3岁孩子才形成恒定客体概念,所以在2岁半前如有可能,孩子别送托班。孩子上幼儿园需要注意分离焦虑——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约翰·鲍尔比(JohnBowlby)通过观察把婴儿的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
    反抗阶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闹;
    失望阶段--仍然哭泣,断断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
    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
    过渡性客体:它是指当婴儿意识到与母亲的非共生性以后, 为缓解由此引起的对现实的焦虑与孤独感而创造出的一个部分主观取向、部分现实取向的过渡性情景。最典型的过渡性客体有柔软的毯子、玩具, 甚至入睡前的某种特定的物品或声音等。我们会看过小盆友带着自己喜爱的玩具,子此客体有令她感到舒适安慰的作用,能对抗焦虑、寂寞,且能帮助她安然入睡。
    不允许哭:让孩子难过不舒服,孩子不能哭,培养了孩子感受与表达的分裂,情绪压抑,情感隔离,我看到小孩抽咽,父母不许哭,憋回去。情感情绪反应淡漠。我们成长过程中,有多少人可以在委屈难过的时候酣畅淋漓的哭,这种哭也是一种享受。《中国式矛盾:羞辱孩子,但小孩不能哭》
    父母争吵:比如一个婴儿,从高高的婴儿凳上跌落,母亲却只忙着吵架,不去留意孩子的状态和感觉,孩子的感觉就是深深的害怕,被忽视、冷落感。父母总是吵架,父母在生气时,孩子可能不经意的一个行为让父母大发雷霆,孩子觉得是自己的错,可能有的孩子就讨好、压抑、乖巧。过早懂事的孩子并非是好事。
    父母不一致:快妈慢爸,孩子不能像爸爸那么悠闲。案例:孩子表现出焦虑、强迫、谨小慎微、害怕被批评等
    留守儿童、隔代养育、微信上看到一段话:妈妈对女儿讲,妈妈为了你好,努力挣钱送你上好学校,女儿回应好好挣钱送妈妈上养老院。亲情淡漠
    父母情绪不稳定:一会急风暴雨,一会是艳阳高照,孩子完全把握不了父母的动态,不知道什么时候怎么了就踩着雷了,典型代表边缘人格父母。
    家庭矛盾:外婆与奶奶、妈妈和爸爸之间有矛盾,孩子协调整个家庭的矛盾,头晕、胃疼、害怕死亡、担心事故(小大人,小孩被剥夺)
    比较:案例,大学生,自卑、压抑,喜欢的女孩子也不敢表白,自言自语、害怕被拒绝。
    忽视:对孩子最大的伤害是忽视、忽略,这就相当好于我不存在,你打我骂我,至少你还看到我。在行为上可能扮演好孩子,还不行,就坏孩子,反正就是要让你看到我。
    内在创伤的小孩:被抛弃的恐惧、害怕被拒绝、割怕不被喜欢、无价值感、自卑、害怕竞争等
    内在小孩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我如果有了孩子一定怎么怎么样,一定不像我父母对我那样。。。。。(来访者说我如果生了孩子一定不像我父母那样,我要对他负责,否则就不要生,10年前后,14年又来找我咨询,生了个儿子,他像父亲一样的不负责,没有固定工作,整天异想天开)
    当年你老子。。。。。学习怎么怎么样,你怎么就像不像我。。。。。。一顿暴揍。
    只要他学习好,其他什么都不用他做。。。。。。。(父母自己文化水平很低)
    权威型、民主型:①对儿童的态度积极肯定;
    ②热情地对儿童的要求、愿望、行为进行反应;
    ③对孩子有明确的要求;
    ④尊重儿童的意见、观点;
    ⑤鼓励他们表达自已的想法并参与讨论。
    粗暴专制型:①对孩子控制很严;
    ②在情感上,倾向于拒绝、漠视儿童;
    ③对儿童经常表现出否定的情感反应;
    ④要求儿童无条件地遵循有关规则,缺少解释,很少考虑儿童自身的愿望和要求;
    ⑤对儿童违反规则的行为,甚至采用严厉的惩罚措施。不问青红皂白,(我们经常听到孩子讲,我长大后一定不像我爸那样。。。。。老子打儿子时,你怎么就不像你老子,当年你老子学习怎么样怎么样。。。老子在满足自己的自恋,儿子会越来越不像老子,越来越糟糕)老子在制造一个最能理解他的人(自己当年不听话,现在遇到了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内在父母被唤醒——向攻击者认同)
    你认同了内在父母的角色,内在父母在起更主导的作用,孩子必须服从。。。
    当你揍孩子,语言暴力时,要想想是治疗自己呢,还是教育孩子呢,还是泄私愤呢?
    溺爱型:①对儿童充满积极肯定的情感;
    ②缺乏对孩子的控制;
    ③对孩子无所要求;
    ④孩子违反要求,常常采取忽视、接受的态度,很少发怒、训斥、纠正儿童。
    放纵——给自己养个小敌人、包办——给自己养个“无能的孩子”——很多个案证明(爱孩子实际上是爱自己内在小孩,我们的文化不允许爱自己,爱自己就是自私,那怎么办,于是爱孩子、物质补偿——大家是不是很熟悉这句话——我努力挣钱,不让我孩子像我小时候那样。。。其实对孩子成长有利的做法是爱自己,恰当爱孩子)
    冷漠忽视型:①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的反应;  ③亲子间交往很少;
    ②缺乏行为的要求、控制;      ④对儿童缺乏基本的关注。被忽视(几年前看到一个视频,一个爸爸坐在那看报纸,孩子在一旁玩,试图引起爸爸注意,爸爸眼睛一直没离开报纸,一直等到他看完报纸才来理会孩子,现在很普遍的现象,一家三口,一人一个手机,我们在制造冷漠型的家庭模式),我们内在被忽视的小孩(一个女孩从小缺少关爱,因为她的妈妈工作很忙常常没空来学校看她。在这个女孩长大也当了妈妈后,也把孩子放在外婆家,往往一周才会去看一次。)
    反向形成,或者说补偿形式的,对孩子特别亲,特别爱,其实这是在补偿我们内在的那个小孩。
    内在小孩对人际模式的影响
    挑剔(你打地,说你没扫干净,你不扫,说你懒,反正你怎么做都是有毛病的)
    回避:害怕被拒绝、害怕不被喜欢,害怕被批评(总是被父母批评)干脆回避不做,有些孩子不写作业,不学习,老师家长会说,其实他很聪明,只要努力一定能考的好等等,这孩子就是不干,为什么呢,因为干了没达到那水平,就意未着不聪明,不能承认自己不聪明。包括我们做工作,拖。。。
    依赖:你有一个包办型的父母,你有一个顺从依赖的内在小孩
    控制:你这样做、那样做,你是全能的,其他人是无能的(全能感,婴儿阶段)
    迎合讨好(90后女孩,大女儿,妹妹弟弟,不敢表达自己的需要,乖巧)
    攻击:不伤人的话不讲(内在小孩是什么样的呢,我不欺负人就被人欺负)
    不信任:0-1岁建立信任品质的关键期,这个阶段如果做信任感没有建立,对外界都是怀疑的。(我在接待来访的人电话,我怎么信任你。。。)
    冷漠疏离:难以建立亲密关系,害怕建立亲密关系(曾经的亲密关系中你是被控制、被伤害的,关系对你来说就是伤害,比如早年被寄养,不停变换养育者,建立亲密关系就是伤害,所以形成冷漠疏离的防御),难以信任他人。
    总结:
    一、现在的人际关系是早年客体关系的重现
    二、你教会别人怎么对待你(案例AA制、老师对待新同学
热门评论
  • 暂无信息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苏ICP备14018897号-2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4-2017  南京心之路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后宰门西村40号(江苏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5幢503室)  电话:025-58813289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122


扫描一下